线组这个词很宏观,可以做很多细化,这里把一条标准的台钓线组分四部分来讲解,一:线组大小;二:风线部分;三:水线部分;四:铅锥以下部分;本文主要讲解的是铅锥以下部分,钓友们常称它为子线。 一:线组大小 线组大小是指鱼线号数即鱼线直径。水是有阻力的,一个体积大的物体和一个体积小的物体在水里移动,体积大的肯定受到水的阻力越大。鱼线也是如此,直径大的鱼线在水里受到的阻力肯定要比直径小的大。阻力越大传送到浮标上的力就越小,浮标的信号就越弱。毫无疑问的得出结论:线组越细,反应到浮标上的信号越大。 二:风线部分 我这里说的风线,是指浮标到钓竿稍的一部分。通常它会浮在水面上或者悬浮在水里。台钓里有个标准的动作就是压水线,目的就是把风线压到水里去。让它不漂浮在水面。好处有不少,可以让风对线组的影响降到最低,也可以增强一定浮标信号,具体为压水线也能增强浮标信号?我这里就不做细说了,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明白。反正大家钓鱼时都做了压水线这个动作。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想搞清楚那以后有机会我再详说。得出结论:压水线好处多。 三:水线部分 水线部分我这里指浮标到铅锥的这一段,这一段线组上啥也没有。也没多少可讲的。那为什么要把它分一个类来列出?主要是想说一下这一段线的长短对浮标信号的影响。说到这一段线的长短,可能你会想到这就是水深。是的,其实就是想说水深。同样大小的鱼线,一米在水里和二米在水里它们所受到的阻力比,理论是1比 2。阻力有这个倍差那反应到浮标信号的强弱也会有倍差,具体到了浮标信号上能差多少我也不知道。有待研究。得出结论:钓的水越深,浮标信号会越弱。反之。 四:铅锥以下部分 铅锥以下部分即子线,这里既然提到了铅锥,顺带把它也讲一下。铅锥越重说明浮标浮力越大。反之。那是铅锥重浮标信号大还是铅锥轻浮标信号大呢?这个问题很简单,留给大家自己想吧。我就不说了。下面说子线,子线要说的就是长短问题。是子线长浮标信号强还是子线短浮标信号强?这个问题不能讲死,套用大家常用的一句,话不能讲死!要在同一个环境和标准下来区分。我这里假定一个标准:小鱼,滑口。即鱼吃饵动作小,不吃死口,不吞了调头跑,有点像大冬天里钓鲫鱼。台钓的特点就是悬锥,铅锥和浮标一条直线自下至上。子线或弯曲或垂直由铅锥延至水底部。在调标和饵料上都达到最佳状态时,子线是垂直到达水底。但在我们的垂钓过程中,很少有这样的理想状态。子线基本都是有弧度的,那么子线越长弧度就会越大。弧度大会影响鱼钩上的动静传到铅锥上从而影响浮标。子线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柔软度。好的子线都很软。为什么大家喜欢用软的子线,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鱼儿入口容易,但软的子线在鱼饵入口一瞬间所产生的信号却不能传到浮标上。同理,在子线不软的情况下增加子线长度也是为了让鱼儿入口容易。同样会产生鱼饵入口一瞬间的信号不能及时反应到浮标上的问题。子线长、短、硬、软的利弊就摆在这了。灵活运用就好。得出结论:子线越短浮标信号越大,子线越硬浮标信号越大。反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