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四川达州渠县的吴女士在家中宰杀一条四斤重的草鱼,清洗时将鱼胆取出放在厨房碗里,不慎被8岁大的儿子生吞误食,引起中毒导致肝肾受损。
记者22日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获悉,经过抢救男孩已经脱离危险。
吴女士告诉记者,20日她从菜市场买回一条四斤重的草鱼,打算晚上做她拿手的水煮活鱼。
在清理草鱼内脏的过程中,吴女士取出大拇指大小的鱼胆后,将其单独放在了一个小碗里。在吴女士转身出去卧室拿东西的空档,8岁的儿子浩浩溜进了厨房,看到单独小碗里洗净的“小东西”,好奇心驱使的浩浩竟然拿起鱼胆整个生吞了下去,然后自己出去玩耍了。
再回到厨房的吴女士并没有发现“不翼而飞”的鱼胆。一个小时后,浩浩开始不对劲。据浩浩回忆,当时他感觉肚脐周围的腹部开始阵痛,还恶心反胃,然后就开始不停地呕吐。
吴女士发现异样的时候,浩浩已经在卫生间吐了好几次,呕吐物中还伴有少量胆汁样物,而且眼皮也开始浮肿。吴女士询问下才知道,原来浩浩把碗里的鱼胆给吃了下去。心急的吴女士马上将浩浩送往医院。
当吴女士一家带着浩浩赶到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时,肾脏免疫科吴道奇医生马上为他进行了血液透析治疗。
吴道奇告诉记者,浩浩刚转进医院的时候,肝功能、肾功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并且伴随有呕吐、腹痛、浮肿等症状。
幸亏救治及时,才没有造成严重的器官功能衰竭,否则浩浩可能有生命危险。
吴道奇解释说,鱼胆的胆汁中含有的毒素,即使吃的量少也可能导致中毒,鱼胆的毒性跟鱼的种类和重量有关,一般越大的鱼,毒性越大。
鱼胆中毒会引起脑、心、肾、肝等器官的损害,严重的鱼胆中毒甚至会引起急性肾衰竭而死亡。
“除了误食鱼胆,民间流传吃鱼胆能清肝名目的偏方,家长给孩子喂食鱼胆,导致中毒的之前也接诊过几例,但这些都缺少科学依据,不可盲目相信。”吴医生说。
8岁男孩误食鱼胆中毒险致命
留言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