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邓老板与鱼贩第一次做了3车鱼的生意,但后来发现一车鱼就卖亏了1000斤鱼。       邓老板也是偶然察觉出鱼贩在收鱼过程中的猫腻,据他介绍,卖草鱼时为避免鱼应激活力差,通常会先带水称重,称完所有鱼后最终再用总重减去水和桶的重量,得出鱼的净重。但是鱼中在称重时耍了手脚。

      邓老板称,鱼贩有两个看上去颜色及大小一样的小桶,实际上一个桶装25斤水,另一个桶则能装35斤水,之中有10斤的差距。称鱼前,鱼中先用能装25斤水的小桶倒2桶水到大桶,然后装鱼进去称重得到总重为160斤,那这时实际上鱼的净重约为110斤。
      由于不是每桶都计算鱼的净重,而是在称完所有鱼后才来计算净重,这给鱼贩暗中动手脚提供了空间。鱼贩在快称完所有鱼前,趁邓老板没留意,从车上换下能装35斤水的小桶,而把能装25斤水的桶留在车上。
      最终计算水的总重时,鱼贩就用35斤水一桶的标准去计算,相当于每次称重时,大桶里的2桶水就由50斤变成了70斤,鱼的净重就由实际的110斤变为90斤。
      然后,鱼贩就按每桶90斤的净鱼量跟邓老板结算鱼款,邓老板每桶亏20斤鱼。
      因此,养殖户在卖鱼过程中还是多些留心,特别是第一次有生意往来的鱼中,要注意鱼贩车上是否有两个相似的桶。另外桶是否有做加重改装也要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