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最早接触应是大约初中时期,乡下灌溉用池塘学钓,无如今各类钓箱钓台浮漂之类,最早拥有的钓竿是偷偷的从别人家竹林里砍来的,是那种细条长型的具体学名未知。
   选一年生长周期以上的相对比较直点的,那时条件艰苦无碳素杆玻璃钢杆之类就算有也攒不下零花钱或压岁钱购买,那时有个5块钱的零花钱对于初中时期的我是一种奢望。

   竹子砍好去枝叶,小心翼翼的别弄伤节枝,万一弄伤用如今的高碳杆来形容的话就是碰大物会爆杆,枝叶去好稻草点燃竹子放于火上均匀的烤至微黄,那时也不懂为何要烤,只知道父辈干农活用来挑重物的扁担都要烤了才结实。
  烤好后要重压几天竹子微弯的地方几天后会变的直挺,记得那时找不到竹竿那么长的平板,把爷爷家老房子的两扇门叶拆开上面放石头重压。好在那时世风良好无遭小偷之类光光顾。
  这是我拥有的第一支杆,前几年回家乡发现还静静的立在我家厨房门跺后。
   杆子自做,线钩等就要购买了,那是用烂了的凉鞋去村头百货郎那里可以换购,线是那种粗的尼龙透明的线材,钩应该和现在的医死你差不多,钩条粗,钩门宽带倒刺,唯一不同的是钩柄处有一圆圈栓线。

漂是那种小船塑料空心漂,脆而易破损。破了就就地取材高粱杆,鸡毛鸭毛等材质漂那时都用过。
  等到初中毕业后读中专了,随父母单位搬到县城,那时记得菜场附近就有一杂货店兼营渔具,就只有海杆卖,好像25一支轮子15块,线也不贵。
  和父母一起工作的有2位也是我们村里的比我3岁。他们有工作有工资,我父母养我们三兄妹上学不易,虽然很想拥有自己的一支杆子但也要好几十块钱,那时是我母亲一天的工资,没敢买。
  村里两位兄长(按年龄是如此,按辈分一个是叔辈一个是爷辈)空余时间也爱钓鱼一人买了一支,每到暑假我都拿他们抛竿一杆挂糠饼守鲤鱼,一杆挂蚯蚓手海钓鲫鱼,那时父亲工厂旁边就有一条河流,暑假期间只要下雨田里的水开个口子往河流里排,那时在入水口找一个湾子,半天能钓半桶鱼,鲫鱼,小鲤鱼 鲶鱼 汪刺等都有。现如今估计怕也是钓不到鱼了。
   后毕业工作了一直未做钓,04年来嘉兴工作也有两三年未钓鱼,后来在路边偶尔看见别人在钓鱼时勾起了钓鱼的兴趣 ,花了36元买了两支破杆子。
  蚯蚓做钓,最好一次居然被我钓到过黑鱼和若干鲤鱼还有巴掌鲫。
  台钓对于我是后来才知道的,看别人钓的好一看居然用粉饵钓的,于是网上搜索知道台钓这个名字,于是所有各种网上学习调四钓二,装置也是由差到好逐步替换,到现在基本上出去钓鱼都是大包小包各式饵料窝料,各式主线子线,越来越多,出去钓鱼的东西也越来越重,拿回来的鱼随着污染以及电工的辛勤也越来越少和小。
  自然,随着钓鱼的时间长,认识的人和朋友倒是不少,但也大多感叹都一样,鱼不好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