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钓具 
  溪流面积小,用手竿合适,竿长3-4米,线4号,较竿长25厘米左右。钩5-6号,以袖、小矶、伊势尼或2号千又皆可,双钩。漂上长、短漂或是星漂都行。坠为15克的通心坠,也可卷铅皮,调目时可加减。
   二、饵料
  鲫鱼食性杂而广,荤、素俱吃,溪河野生鲫未饲喂,肚较饥好钓,不择食。荤饵以虾肉、蚯蚓、面包虫甚至鸡、鸭肝、肠等它都吃;素饵用馒头、发糕、饭粒、红薯等等都可钓到它。
  效果较好的饵为虾肉、蚯蚓、馒头、红薯等。混合饵若调配得好,效果更让人满意。鲫鱼好腥味,配饵时宜侧重加入。 
  三、时间
  秋季天热时宜按夏钓早、晚的方法,天气较凉则可钓全天。
   1.大雨后。大雨后岸上冲下食物多,鱼较活跃。 
  2.雨中。秋雨霏霏,微风阵阵,空气清新,鱼更活跃,摄饵极勤。 
  3.冷空气来时。这时气温突变,鱼知“天灾”将至,好吃饱过冬,于是四处寻食,十分好钓。
   4.晚上。因溪流面窄水较浅,白天鱼易惊散,若气温适宜,选夜间下钩,鱼警惕性松弛易上钩 
  四、钓点
  溪流面积有限,且水较浅,鱼藏身不易,深处则鱼乐往居,因此宜找以下为“点”。 
  1.深潭。
  深潭无疑是溪鲫藏身的最佳地,鱼匿期间有安全感,是集鱼较多的地方。 
  2.阔处。
  阔处水面宽广,水深适宜(一至数米间)的话鱼亦多潜藏其中。 
  3.竹、树下。
  此处竹或树木遮盖溪面,有的竹子倒于溪中,一有危险鱼就钻身其下,且那上边常有籽粒、虫子落下,下边浮游生物也多,食物较丰,是鱼理想的住处,鱼爱居其下,集群为窝。于此外侧投饵,鱼闻饵香无不出来抢食。 
  4.偏僻处。
  偏僻处人迹少至,安静无扰,鱼爱往聚居。 
  5.岩洞口。
  鱼总爱钻洞匿穴,洞中往往“济济一堂”,聚鱼不少且集中。
  6.溪湾。
  溪湾水较缓或回流,上游冲下的食物多停滞此,鱼爱在此寻食。 
  7.沟、渠出水口。
  此处上面时有冲下各种食物,下边虾及水生物多,鲫鱼亦爱在此觅食。 
  8.水草处。
  水草中多有虾和浮游生物,鱼爱往觅食(宜清除钓点水草下钩)。
  选上述地方下钩,不会落空,弄得好会有理想鱼获! 

五、钓法
   溪流面积窄处鱼就在下边,饵落鱼即能见到,不用打窝,宽处面积阔,则宜打窝,投一把诱饵下去,将鱼聚拢了再下手,收获可观。另因溪流普遍偏浅,钓上多条鱼特别是较大的鱼后,中鱼挣扎动静弄大了,其他鱼易惊散,故宜多撒几个窝(隔些距离),钓到再无鱼咬钩时,就转到下一个窝点,以此类推。如此,避免了空守一处,获鱼不多。
  鱼入窝时,可见有细小鱼星泛起,鱼多时则纷如繁星,即可有的放失掷饵抛钩。溪鲫咬钩的漂相有:黑漂、斜沉、回漂。一俟这些漂相出现,及时扬竿能中鱼。鲫鱼群栖群动,恋窝性强,未受惊的话可连续上钩,故手脚要轻语勿哗,收鱼后要立即上饵将饵投回窝中,很快又会有动静。
  注意,鲫鱼敏感易惊,若不小心跑了鱼,其他鱼会一哄而散,不再回头,久守无益,应马上另换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