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呼伦湖,又名达赉湖,意思是“海一样的湖”,面积2339平方公里,有两个香港那么大,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北方最大的湖。
  有人称它呼伦湖是中国最大的一块冰,这个比喻很形象。
  位于祖国东北与俄罗俄相邻的达赉湖,从每年的十一月开始冰冻,一直到翌年的五月才开始融化,冰的厚度将近一米,近两千多平方公里的一块大冰实在是够大的了,这片中国最大的冰面上又演绎了怎样的冬之故事呢?

  不要以为冰冻三尺的呼伦湖就平静了,在这块巨冰之下却有着不尽的宝藏。
  呼伦湖已经有近一个世纪的渔业生产史,冰冻的湖下藏有鲤鱼、鲫鱼、油餐鲦、蒙古红鲌、鲶鱼、秀丽白虾等30余种鱼类。
  为了保护资源,呼伦湖夏天是禁止捕鱼的,每年自4月开始直到11月,呼伦湖都是处在“封湖休渔”期,冬季只有冰层达到45公分左右,并且经过验冰人员检测合格后,才可以开始冬捕。
   呼伦湖冬季捕渔的产量要占到全年产量的80%以上。
  被誉为“中国的爱斯基摩人”的捕鱼者们,延用已经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传统的冰下捕鱼的方式进行冰上捕渔.
  近年,冰上捕渔这一原始的捕捞方式已成为呼伦贝尔冬季旅游的一个看点。
   每年冰捕开始是有隆重的祭典仪式的,现在已经演绎为内蒙古满洲里的冰捕节了。
  只见戴着狗皮帽子、束腰棉袄、脚上蹬着防水鞋的渔工先是跪拜祭天祭地,然后就带着冰上捕渔的“家伙什”坐着大胶轮车浩浩荡荡地在中国最大的冰面上捕捞冰下的宝藏了。
  经过下网——给网——走杆——钻冰几道程序应该是做的捕捞准备吧,最为摄人心魄的一幕便是破冰捕鱼了,只见长龙式的大网由拖拉机纤引着从冰口徐徐拉出的时候,一条条还在冬眠的鱼在睡梦中便被惊醒,在大网里扑楞着、跳跃着,引起人们一阵阵的惊呼。
  遗憾的是我参加的冰捕见到的鱼并不是很大,与我想象的壮观场面差距很大,这让我有些沮丧,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网鱼是呼伦湖特有的小白鱼,它是长不太大的。
  但让我激动的是渔工们用“抄捞子”将鱼捞至冰上,再用板锹将鱼扬洒在冰面上以防冻成坨的场景。
  此时在金色的阳光下,银鱼漫天飞舞着像是跳跃着的金鱼,阳光鱼影映着渔工们的笑脸,那种感觉就是农民享受着丰收后的喜悦。捕渔节这天只是呼伦湖冬季刚刚拉开冰上捕渔的大幕。
  渔工告诉我:那一网打上来几十吨大鱼的时候太多了,以后有机会你再来吧,一定让你大饱眼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