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坑垂钓深受众多钓友的喜爱,在黑坑垂钓鲤鱼的时候,通常会遇到三种情况:
①、完全没有鲤鱼来咬钩,且窝子里没有鱼津;
②、鲤鱼口很密,且多是死口,争着抢竿;
③、窝子里有津,浮漂偶动,有时候会突然黑漂,但是钓中鲤鱼的几率很低。
黑坑垂钓出现第一种情况,通常的原因在于饵料及钓位没有选对,鱼儿没有被引过来,或者是这些地方不适合鲤鱼,它们根本是不来的。
解决方法是,赶快换饵料、换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个窝子里,最好不要用两种以上味型的饵料。
出现第二种情况,要么是你的运气非常好,正好碰到了饥饿抢食的鲤鱼群,要么是你的饵料对鱼儿具有致命的诱惑,需要做的只是尽情抛竿,不要累到手腕就好。
1、窝子里是鲢子。
窝子里是不是鲢子,一般可以通过鱼津的形态和漂相来判断。形成原因往往是饵料窝料过香的缘故。解决方法,减少抛竿的频率,使得饵料的雾化变少。
2、打的窝子太厚。
窝子打的太厚,使得窝子里的鱼儿能够尽情地吃,根本顾不上钩饵。不要自认为你的钓饵比窝子里的饵料好吃鲤鱼就会买你的账。
合成类小药的作用主要在诱鱼,骗鲤鱼过来,并不是它们爱吃的。当它们靠近窝子的时候,药味越来越浓烈,过浓,反而会起反作用,招致鱼儿的厌烦。
如果你的钓饵在窝子中,就相当于有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它跟鱼儿隔开了。鱼儿们只会在附近围绕,这也是为何会出现有津却无口。
4、鱼口弱
黑坑垂钓时,鲤鱼鱼口弱的情况也有好几种原因,下面一一说明。
第一种,春季钓鱼时,水温较低,鱼的活动微弱,鱼口弱,吸饵力气小,上钩之后的挣扎力气也小。这种情况多出现于水温低于10度的时候,可选择小钩细线来解决。
第二种,夏季钓鱼时,中午或下午,鲤鱼游动的欲望很低,鱼口很弱,但是在咬钩时的力量很大,漂相表现为下顿幅度变小,力度不变。解决办法是调整钓目,减少浮力。
第四种,钓得过钝,比如当钓线过去过多的时候,鱼咬钩时,浮漂漂相不明显,造成人为原因的鱼口弱。
第五种,口贼也即突然出现毫无征兆的下顿。
出现的原因大都是浮漂没有调整好造成的,也有可能是饵料的适口性太差(这时就要调整制作鱼饵的思路了),对于鱼儿的试探动作没有反应,或者是窝子里的鱼太多了,抢食过于踊跃。
很多钓者因为一看到黑漂就忍不住提竿,结果因为提竿过早从而出现空钩。我个人经验,下沉速度过快的黑漂要让,不要急着提竿,而是要逮住顿的那口再提竿,稳住心态很重要。
黑坑钓鲤鱼时最常见的问题整理
留言 (0)
评论